中文
English
分享最新消息

一文读懂慢性肾脏病患者为何会贫血

肾性贫血是慢性肾病(CKD)的常见并发症之一。国内研究数据显示,CKD患者贫血患病率为28.5%~72%,并随着肾病进展而增加。透析人群贫血患病率高达91.6%~98.2%。可见肾性贫血同肾性高血压一样,是CKD患者十分普遍的并发症。


有些CKD患者对贫血的认识尚不够充分,今天我们就CKD患者贫血情况及影响因素来展开说一说,各位肾友一起学习起来。


1、导致贫血的原因
①肾功能障碍及微炎症
CKD患者肾功能障碍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不足、铁缺乏或利用障碍。微炎症状态毒素蓄积、合并感染等导致红细胞寿命缩短。CKD患者造血系统产出少,损耗又增加了,因此大多伴有贫血。据统计,我国CKD 3期发生率高达51.1%。
②甲状旁腺激素
高水平的甲状旁腺激素影响血小板聚集,抑制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。导致造血面积和红细胞数目减少,增加贫血发生率,加重贫血。
③年龄
大部分老年患者处于潜在慢性微炎症状态,即使是健康状态,其体内部分炎症因子水平也明显高于年轻人群。炎症因子水平升高与贫血的发生密切相关,因此老年患者出现贫血的比例更高,发生的时间也更早。
④糖尿病

CKD合并糖尿病患者,治疗过程中的药物会对造血功能产生影响。如降糖药二甲双胍、格列本脲等会影响血红蛋白水平;抗凝药物会干扰凝血过程,诱发出血而导致贫血。



2、贫血带来的危害
贫血对CKD患者的心脑血管、神经、免疫等系统有一定的损害,还会让患者出现困倦乏力、心悸、呼吸困难、皮肤黏膜苍白等一系列临床症状,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,医疗支出增加。


3、肾友需加强重视贫血
肾性贫血存在发生率高、达标率低,药物调整不及时、诊疗不规范等问题。中国专家共识推荐肾性贫血的血红蛋白治疗目标值为110~130 g/L。我国调查显示,只有大约40%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达标。可见肾友们对贫血的知晓率和治疗率有待提高。
不同于血压可居家自行监测,贫血的监测只能通过抽血化验。建议肾友们定期监测贫血指标,对于没有合并贫血的患者,定期检查可以评估贫血相关危险因素并予及时预防。对于开始使用药物治疗纠正贫血的患者,定期检查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及调整贫血药物的剂量。
贫血给CKD患者带来的隐患不容忽视,小编建议肾友们,特别是血透患者一定要注意。至于如何治疗,您的专科护士及医生会帮助您分析贫血的原因,对因治疗。


本期科普帮助不少肾友正确认识贫血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,相信肾友们往后可以更好、更从容的面对疾病,让身体状态、精神状态得到更优的保障。

下期,小编将带来肾性高血压的科普知识,肾友们点击收藏、关注,让我们下期再一起来学习血液透析的相关知识吧!


参考资料:
[1] 廖永倩等. 慢性肾病患者如何管理好肾性贫血. 保健医苑,2023,(03),18-19.
[2] 张丹阳等. 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. 医学综述,2020,26(01),200-203+208
[3] 王悦扽. 肾性贫血的中西医治疗进展. 中医临床研究,2023,15(15),38-42
[4] 孙丽雅等. 《糖尿病肾脏疾病肾性贫血认识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(2023年版)》解读. 中国实用内科杂志,2023,43(09),725-729


*以上内客仅供参考,平台不对任何产品和服务做任何评估、背书、推荐和担保,亦井不构成保健、诊新或医疗建议,平台对内客作者或据供者出具的上述内容的准的性、科学性和适用性不进行任何保证。如有任何疾病,请咨询医生等专业人员。

bottom.png
020-82389663
snhmed@snhealthmed.com